前期第1号台风“蝴蝶”带来的强降雨和高温高湿环境为病虫的繁殖扩散提供了有利条件,菜田内涝积水、雨后骤晴等因素引起的植株光合作用能力下降以及生理性失水萎蔫,导致植株生长发育不良,抗病虫能力下降。预计本月蔬菜病虫总体中等、局部偏重发生。主要病虫有霜霉病、白粉病、炭疽病、茎基腐病、疫病、斑潜蝇、瓜实蝇、蓟马、黑守瓜等。
一、病虫发生概况
据田间调查,霜霉病的平均病叶率为25.3%;白粉病的平均病叶率为22.7%;炭疽病的平均病叶率为6.9%;茎基腐病的平均病株率为3.2%;疫病的平均病株率为7.4%;斑潜蝇的百叶虫量为27头;瓜实蝇的百果虫量为72头;蓟马的百花虫量为289头;黑守瓜的百株虫量为133头。
二、病虫发生特点
(一)病害类
霜霉病:叶片出现黄绿色不规则病斑,背面有灰白色霉层,高湿环境下传播迅速。主要为害葫芦科作物。
白粉病:叶片、叶柄、茎和果实均可发病,适宜温度范围较广,通过气流、风或昆虫传播。主要为害葫芦科作物。
炭疽病:可危害叶片、茎蔓、叶柄、果实等部位,高温高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,通过风雨、灌溉水、昆虫在田间传播扩散。主要为害辣椒、黄瓜等作物。
茎基腐病:影响作物的茎基部,高温多雨的季节易发,病菌在土壤植株的病残体上越冬,翌年从植株的气孔或伤口侵入。主要为害辣椒、茄子、番茄等作物。
疫病:茎基部或果实出现水渍状褐斑,潮湿时产生白色霉层。主要为害葫芦科及茄科作物。
(二)虫害类
斑潜蝇:成虫及幼虫均可为害,雌成虫把植物叶片刺伤,进行取食和产卵,幼虫潜入叶片和叶柄为害,产生不规则蛇形白色虫道,叶绿素被破坏,影响光合作用。主要为害葫芦科、茄科作物。
瓜实蝇:成虫产卵管刺入幼瓜表皮内产卵,幼虫孵化后即在瓜内蛀食,受害的瓜先局部变黄,而后全瓜腐烂变臭,造成大量落瓜或畸形瓜。主要为害葫芦科作物。
蓟马:成虫怕强光,多在背光场所集中为害,成虫和若虫锉吸植株幼嫩组织汁液为食。主要为害葫芦科、茄科作物。
黑守瓜:6~8月是幼虫危害高峰期,喜湿好热,成虫白天活动为害瓜类叶、茎、花及幼瓜,幼虫在地下为害根部。主要为害丝瓜、苦瓜。
三、综合防治建议
(一)与非寄主作物轮作,特别是水旱轮作,有效减少土传病害和虫源基数。
(二)雨后及时排水,降低田间湿度,减少高湿型病害的发生。
(三)优先使用生物农药,合理使用化学农药,各种农药应交替使用,避免病虫产生耐药性。推荐防治药剂如下:
1.防治霜霉病:可选用百菌清、木霉菌、嘧菌酯、几丁聚糖、枯草芽孢杆菌等药剂喷施。
2.防治白粉病:可选用多抗霉素、戊唑醇、木霉菌、几丁聚糖、醚菌酯等药剂喷施。
3.防治炭疽病: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、木霉菌、百菌清、咪鲜胺、苯醚甲环唑等药剂喷施。
4.防治茎基腐病:可选用中生菌素、精甲·嘧菌酯、木霉菌等药剂喷施。
5.防治疫病:可选用氨基寡糖素、代森锰锌、多抗霉素等药剂喷施。
6.防治斑潜蝇:幼虫3龄前喷药防治,可选用阿维菌素、阿维·高氯、高氯·杀虫单、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喷施。
7.防治瓜实蝇:可选用阿维菌素、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喷施。
8.防治蓟马:可选用苦参提取物、多杀霉素、噻虫嗪、啶虫脒等药剂喷施。
9.防治黑守瓜: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、敌百虫等药剂喷施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