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29日2:39:11 星期二
站内搜索: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查看详细内容
三种鱼类“毒水症”的救护
发布日期:2025-04-01 00:00:00.0 来源: 浏览量:38

        (一)溶氧超标"毒水症":水体中因施放过多未经发酵的肥料,生肥在塘底分解出很细小的甲烷和硫化氢的小气泡,鱼苗误当食物吞入,鱼鳃上粘附许多小气泡,使鱼体上浮或游动时失去平衡。鱼的肠道中有白色气泡,或鱼的体表、鳍条、鳃丝上附有较多的气泡,鱼体漂浮于水面,严重的可致鱼类成批死亡。鱼池中发生气泡时,一是应迅速注入清水,同时排出部分池水,病情轻的病鱼能在清水中排出气泡;二是每0.067公顷用400-600克的食盐水,向浮有气泡病病鱼的水面均匀泼洒,数小时内即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;三是将鱼迅速转入新的水环境。


        (二)金属超标"毒水症":这种病多发生于新开鱼塘中的鱼苗和鱼种。由于池水遭受重金属盐类等物质的污染,或缺乏某种营养物(如钙和维生素C等),鱼的神经和肌肉受刺激而产生畸形,病鱼身体弯曲。鳃盖凹陷或嘴部上下颚和鳍条等都出现畸形(又称弯体病)。病鱼发育缓慢、消瘦,严重时引起死亡。因成鱼一般不生此病,新开鱼塘,最好先养1-2年成鱼,以后再放养鱼苗或鱼种;发病的鱼塘要经常换水,改良水质,同时要投喂营养丰富的饲料,以快速增强病鱼体质。


        (三)水体缺氧"毒水症":水中缺氧易引起泛池(又叫翻塘)。如果水中氧气降到不能满足鱼类生理上最低需要限度时,便可使鱼窒息而死亡。如不及时抢救,会引起鱼类大批死亡。针对此情况要适当掌握放养密度,遇到天气闷热时要适当减少投饵和施肥。冬季清塘时挖去塘底部分淤泥,以防止塘底淤泥过多而影响水质。高产鱼池应安装增氧机,定时进行增氧。投饲要做到定质、定量、定时、定位,食场内的残剩饲料应及时清除。发现病鱼"浮头"时应立即灌注新水,进水口应铺以芦席或木板,不使水直接冲入池底而翻起淤泥。有必要时还可将池鱼转塘,也可用化学增氧剂增氧。

关闭窗口】【打印页面】【收藏页面
通知公告  |   顺德农业  |   市场行情  |   病害测报  |   农业之声  |   国内农业  |   农技推广  |   农业协会    
主办:佛山市顺德区农业综合技术中心
备案编号:粤ICP备10022070号   粤公网安备44060602000127号
地址: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顺峰山工业区农业大厦  电话:0757-22321969  [技术支持:佛山市金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