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鲈鱼市场波动不断,价格整体呈下行走势,区域价差进一步拉大。广东市场旧鱼存塘逐步清空,新鱼接力主导供应,价格维持相对稳定;福建产区价格大幅回落,跌幅明显;江浙区域受梅雨季冲击,流通节奏放缓,价格小幅下探;两湖市场行情起伏不定,终端需求成为价格走势关键变量;四川地区虽有小幅下跌,但凭借产区优势,高价态势仍存,在全国市场保持独特价格韧性。
各主产区动态剖析
广东地区:新鱼领航,稳定前行
广东作为鲈鱼养殖的重要区域,当下新鱼唱主角,价格稳定。反季节和头批鱼少,市场供应相对集中在新鱼上,使得价格波动的因素减少。鲈鱼反季节产品向来价格偏高,夏季天热的时候正是价格好的时候。可观的盈利空间吸引了更多关注,养殖户对后续市场也普遍持看好态度。
据最新报,佛山地区统货价格在19-20元/斤,1斤起规格的价格为20-20.5元/斤,和10天前相比,下降了1元。南海地区8两上规格的鲈鱼价格为20元/斤,虽说价格有所下跌,但和去年同期相比,每斤还高出2.5元。
福建地区:多地价格回落
漳州、龙岩、三明等地价格有不同程度下跌。漳州0.8-1.5斤规格和龙岩8两上规格价格下降明显。从具体价格来看,漳州0.8-1.5斤规格的鲈鱼价格为21元/斤,较上周下降0.5元;龙岩地区8两上的价格是19元/斤,下降2元;三明地区1斤上规格的价格稳定在18元/斤。
两湖地区:城市间价格起伏,需求成关键
湖南和湖北地区位于华中腹地,是全国交通枢纽,物流成本低、流通辐射广,易受周边产区(如江苏等)鱼货冲击,当下价格出现波动,8-9两起规格的鲈鱼均价为20元/斤。其中,湖南华容9两上规格的价格为21元/斤,较上周下降1元;湖北武汉地区9两起的价格在19.5 - 20.5元/斤,下降了0.5元,和10天前相比,下降1-2元。
河南地区:价格小降
河南郑州1斤起规格价格21.5-23元/斤,下降0.5元,降幅不大,受到周边市场价格影响,当地市场供应稍有增加,整体稳定。
四川地区:稳中有跌,高价优势仍在
四川地区价格稳中有跌,但依然是最高价产区。成都、眉山等地价格稳定或微降,养户加快出鱼节奏,市场供应充足是价格微跌的原因。但四川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养殖优势,在鲈鱼市场中始终保持着高价地位,这也为当地养殖户带来了较高的收益。
成都地区9两、1斤起规格的鲈鱼价格稳定在25元/斤,眉山地区降至25元/斤,较上周下降1元。
江浙地区:梅雨季影响大,病害多
江浙地区梅雨季天气差,病鱼多,出鱼节奏放慢,直接影响市场供应,导致价格微跌。江苏吴江地区9两起规格的价格在17-18元/斤,较上周下降0.5元,较10天前下降1元。浙江湖州8成统货价为18-19元/斤,较10天前下降1-2元。
天气因素在水产养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养殖户需要加强养殖管理,提高鲈鱼的抗病能力,以减少天气因素对养殖的影响。
各产区10日价格跌幅对比
通过与10日前的价格对比可以看出,除四川成都规格报价无明显变动外,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跌幅。虽有区域差异,但整体下跌趋势说明鲈鱼市场是相互关联的,产区间的价格传导、流通调配,以及宏观消费环境,共同塑造了当前价格格局,后续需关注投苗后上市量、消费旺季恢复情况,判断价格走势是否持续下行或企稳反弹。
饲料用量与投苗背后的担忧
在饲料用量方面,据业内人士透露,今年鲈鱼价格一直处于高位,但加州鲈料上半年用量却同比锐减约40%。加州鲈受价格利好影响,市场掀起了 “快养快出” 热潮。养殖户纷纷调整出鱼策略,出鱼规格标准降低,从传统的9两起捕大幅下调至7两即可上市。在佛山等重点养殖区域,出现塘口一次性清塘现象,不同于以往分批次捕捞的销售模式。这一市场变化迅速传导至产业链上游,养殖户减少饲料投喂量,导致各饲料生产厂家的加州鲈饲料销量普遍下滑。这种 “快养快出” 的模式虽然在短期内可能让养殖户获得一定收益,但从长远来看,对鲈鱼的品质和市场的稳定发展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。
投苗量方面,今年一季度珠三角地区加州鲈投苗量同比激增约70% 。这主要归因于去年3月前受多重因素影响,投苗量处于历史低位,养殖户在今年集中补投。业内预计,上半年整体加州鲈投苗量增幅将维持在30%左右。然而,如此大规模的集中投苗也为市场埋下隐忧。不少从业者担忧后期鱼价走势。按照养殖周期推算,10月后大量新鱼将集中上市,届时市场供需关系或发生逆转,价格存在较大回落压力。一旦价格大幅回落,养殖户的收益将受到严重影响,甚至可能导致部分养殖户亏损。
与此同时,病毒肆虐,无疑是养殖户们心头的一块巨石。今年诺卡虹彩病毒感染情况较往年更为严峻,死亡率的攀升让养殖户们忧心忡忡。大量病鱼的出现,不仅直接导致产量受损,还间接影响了市场的信心。
市场走向预测
环太湖地区的流通商表示,六月底,中高考升学宴以及暑假聚餐的热潮即将来临。这两个特殊的消费时段,往往伴随着家庭团聚、社交宴请等活动,对鲈鱼的需求可能会有所增加,价格有望迎来上行的契机。不过,10月新鱼集中上市可能导致价格下跌,养殖户可提前规划,尽量在价格高位时出鱼。关注市场供需变化和价格走势,借助大数据分析或行业资讯平台,了解市场动态,把握最佳出鱼时机。
在饲料选择上,要综合考虑价格和质量,选择性价比高的饲料。优质饲料虽价格可能稍高,但能提高鲈鱼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,降低饵料系数,从长远看可降低养殖成本。加强水质管理,定期检测水质,保持水质清洁和溶氧充足,为鲈鱼创造良好生长环境。合理控制养殖密度,避免因密度过大导致疾病传播和生长缓慢。还要注重病害防治,采取预防为主的策略,定期对池塘进行消毒,加强鱼体保健,减少病害发生,降低养殖风险。
养殖户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,及时调整养殖策略。关注行业政策变化,了解环保要求、补贴政策等对养殖的影响。积极拓展销售渠道,除传统批发市场和经销商外,可尝试与电商平台合作,开展线上销售,拓宽销售范围,提高销售价格。加强与其他养殖户的交流与合作,共同应对市场风险,分享养殖经验和市场信息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