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2022/11/30   
站内搜索:
市场行情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查看详细内容
内蒙古巴彦淖尔经济树种成造林主流 【行情分析】
发布日期:2019-05-27 00:00:00.0 来源:.花卉报 浏览量:373

     今年内蒙古巴彦淖尔苗木产业面临着一个好机会,本地生态建设工程数量在增加。整体来看,本地苗木需求同比涨幅接近20%,但本地苗木销量并无显著上升,杨、柳价格处于低位,经济林作物价格上浮,供不应求。
  本地苗木业正面临不错的形势。巴彦淖尔市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提到,5年内,修生态、筑屏障将成环境工作重点,将新建林业生态面积90万亩,其中新建经济林20万亩,经济树种将成为主要造林苗木。
  经济林兼顾了生态效益与财政增收功能。结合本地气候特点与引种试验结果,鲜果(苹果、梨、桃、杏等)、枸杞、梭梭、枣、文冠果、油用牡丹等经济作物都被选为本地经济林建设使用树种。
  从今年春季情况来看,本地种植上述产品的人不多,种植面积较小。当地虽有梨树种植基地,但能上工程的成品苗几乎没有。果树需求多由辽宁、河北、新疆、甘肃等地调入。胸径3厘米至4厘米的果树售价上涨明显。
  至于文冠果、油用牡丹,虽被纳入经济林种植规划,但规模化生产的苗圃数量很少,产品主要分布在几个苗圃中。
   经济植物产量低,“处处是杨柳”仍是本地苗木组成特点。常用树种如新疆杨、小美旱、垂柳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,占全市育苗面积的90%。大部分杨柳是在产业高峰时跟风种植,不仅单一品种过剩,而且单一规格过剩。胸径5厘米的新疆杨,现在只能卖到每株10元左右。预计杨柳过剩状况还将持续3年至5年。
  除了产能过剩,本地苗木质量不高问题也很严重。90%的育苗户没有优质苗生产意识。苗圃中普遍采用高密度育苗。这样做虽然亩产高,但收益低,资金回笼很慢。这些苗子在销售旺季时,还有销路,现在只能囤积在圃地中。
  要改变苗木产业低迷的现状,关键是改变种植者的经营思路。“坐拥‘塞上江南’的河套平原,正面临不少机遇,经营者需要认清形势,主动做出改变。希望届时本地产业能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
关闭窗口】【打印页面】【收藏页面
通知公告  |   顺德农业  |   市场行情  |   病害测报  |   农业之声  |   国内农业  |   农技推广  |   农业协会    
主办:佛山市顺德区农业综合技术中心
备案编号:粤ICP备10022070号   粤公网安备44060602000127号
地址: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顺峰山工业区农业大厦  电话:0757-22321969  [技术支持:佛山市金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]